穿上精密的“机械腿”和机器人“康复医生”合体后,瘫痪患者悬浮在机器框架下进行“太空漫步”!曾经出现在科幻电影里的情节,已经走进了现实!日前,下肢步行康复训练机器人亮相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这个太空漫步“康复黑科技”可以“快速”帮助瘫痪患者重新走起来!
2022年7月,19岁的小瑞(化名)因为骑车摔倒,意外导致下肢瘫痪。之后,小瑞一直定期接受下肢康复训练,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理疗、器械训练、针灸……每天的治疗从早上到下午。抬腿、抬脚、上肢支撑训练、站立训练、转移训练等等,每次治疗下来,他总是满头大汗。
虽然一直积极配合治疗,但是不能行走一直是小瑞心中的痛。一次偶然的机会,小瑞到了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康复医学科。在康复医生的建议下,小瑞接受了下肢步行康复训练机器人康复训练。
“这个机器人可以帮助不能走路的患者,模拟走路的姿势,让双腿找到走路的感觉。除了锻炼下肢肌力,还可以帮助患者重塑自信。”小瑞的物理治疗师牛晓敏说。
据介绍,下肢步行康复训练机器人能够感知、辨别患者的细微动作,根据患者的主观意图,通过“支持”、“带动”作用,帮助患者进行符合人体正常生物力学上的起立、坐下、行走等动作,促进骨骼、血液循环、神经、泌尿等系统的功能改善,帮助患者维持良好的生理机能。
康复训练中,小瑞体会到了久违的行走的感觉,而这种主动的“行走”,比被动的康复训练疗效更佳。“我已经好久没有感受过走路的感觉了!”小瑞至今还记得自己受伤后第一次“走”起来的情景。在下肢康复机器人的带动下能摆动双腿,“感觉自己能走路了,这和用其他器械做康复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小瑞对未来的康复之路信心倍增。
这个“康复黑科技”机器人可以为下肢力量差、主动活动度小的患者提供步态治疗,患者在这套康复设备上训练,酷似“太空漫步”
据介绍,一般情况下,瘫痪患者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康复训练以恢复部分运动能力,重新回归正常生活。外骨骼下肢步行康复训练机器人又称“可穿戴”机器人,主要针对因大脑、神经、脊柱、肌肉或骨骼疾病而导致出现步行障碍的患者的治疗。
哪些人群适合借助下肢步行康复机器人进行康复?
1、脑部病变者:脑瘫、脑卒中、神经性退行、脑外伤等造成的偏瘫、单肢或多肢体瘫痪等。
2、脊髓损伤者:脊椎损伤、脊髓损伤、脊髓炎或脊髓病变造成的截瘫等。
3、其他中枢神经病变引起的下肢功能减退患者:由神经中枢病变引起的肌无力、肌营养不良等步态异常等问题均适合此机器人训练。
据了解,经临床研究证明,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能够促进用户神经回路的重建,使患者自主步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经过4周左右的外骨骼机器人辅助训练后,尤其是对卒中患者的步行功能有较明显的功能进步。
审读:孙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