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当中总是存在各种障碍,有的人努力消除障碍,有的在障碍面前被拦住。本期《新闻周刊》选出的本周人物。他关注的重点也是无障碍。
由于行动不那么便捷,牛原负责的无障碍建设工作,通常需要助手小罗外出勘察,本周二,在勘测任务结束后,小罗带着几份报告找到他,希望能将这些不足之处列为下一步改造建设的内容。
罗烈培:它这个无障碍停车位轮椅通道,这个宽度空间可能不是特别够,到现场看了一下宽度确实不够。
深圳市福田区残联权保部负责人 牛原:本来我们小区的道路,是相对于我们机动车道来说是比较狭窄的,那我们无障碍停车位的要求它的宽度,比如说它要一米二,那这样子的话,可能我们这个道路,它可能超过一半了。
罗烈培:还要跟那个社区的人沟通一下。
深圳市福田区残联权保部负责人 牛原:停车位,可不可以划到一个,就是相对来说比较宽敞的一个地方。
就在周日国际残疾人,牛原负责制作的无障碍建设工作手册发布,其中就记载着不少此类问题。这边全国首部建设工作口袋书中,除了需要新增关注的新问题,牛原表示,过去已有的不少无障碍设施设计还有提升的空间。他自幼时,因一场高烧导致下肢体行动不便,因此作为无障碍建设最直接的使用者,他有很多直接的体验感。再加上学业相关,他在毕业后一直从事到无障碍建设工作中。
深圳福田区残联权保部负责人 牛原:我大学学的是建筑相关的专业,因为我身体的原因,后面就觉得它可能不适合我后续的发展,那我就在考研的时候“理转文”。一直从研究生到博士,都是在攻读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里面,建筑是做硬性的设施建设方面的无障碍,哪像我们社会工作社会学,主要是在理念、软环境上去做无障碍理念的传输,一个宣导成长过来我发现,对于我现在做无障碍工作,每一段路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手册中记载着公园、社区、公共设施等等共12个场景中可以作出的建设方案,而在福田区,已经有上千处大大小小的新改造落地,现在,牛原已经收到了不少残疾人朋友的反馈。周三,何大姐出门办事,在过去,她较多是打车出行,而随着盲文地图今年的增加,她步行外出的频率也增加了。
何大姐:走丢的时候倒是挺多的,我们要是想认识一条路,不多走丢几次那不会认识到位的。然后见到人就问一下路,我想去什么地方,最早的时候是这样的,既然有了地图,出门效率会高一点,至少我知道当前我在哪。有时候比如说我走丢了,我就跟接我的人说我走丢了,人家说我去找你,我说你先别来,我自己丢在哪我都不知道,至少我现在知道我在哪了。
今年9月1日起,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之中就明确了公共场所应当符合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在福田区各个公园以及十字路口,就可以见到不少新型无障碍设施。而在每天活动频率最高的社区设计中,牛原的感受更多,从实地考察再到后期构思,他成为最适合的验收师。今年年初,牛原因意外受伤,做了脚踝手术,因此现在时而需要乘坐轮椅,这也让他渐渐体会到轮椅出行者的盲区。
深圳福田区残联权保部负责人 牛原:偶尔也可能会出现推的门,它的这个推力基本上很多都大于二十五牛顿,我们国家标准要求一般无障碍厕所门是需要小于二十五牛顿的,我们的轮椅使用者或者上肢有障碍的人群,如果遇到这种门是有困难的。
位于福田区的益田社区老人居多,无障碍设施需求量大,就在此前住房部公布的106个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名单,益田社区就在之中,因此在这个社区生活的残障朋友都身感便利。
益田社区居民 杨彩蓉:所有的街道小区里面的公路,还有那些公园里的路的坡道都做得很好,都能够做到零高差,让我们不需要人家帮助的情况下,能够自由通畅地进行游玩,这一点是感受挺不错的,不会造成我出来要麻烦到别人,我不会有这样的感觉,我就会觉得很自豪。
深圳本身无障碍建设较为先进,据此前统计,此地户籍持证残疾人数量已超过4万。因此深圳正在积极创建无障碍城市,不光是建立设施,也包括意识。为推动无障碍理念的普及,牛原和他的助手仍保持现身各个社区倡导与教学,越来越多人开始加入无障碍理念倡导队伍。
深圳福田区残联权保部负责人 牛原:残疾人有那么多,有8500万,这也是一个保守数据。普通人说我们平时见不到残疾人,为什么,其实就是因为我们的无障碍设施的欠缺导致我们有需要的人群,现在也包括我们广大的老年人朋友,他们因为机能的衰退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障碍,无障碍设施是让我们社会的每一个人群,你在不同的阶段都会使用到的一个设施,它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能够自立,有尊严的参与社会,融入社会,享受社会,享受到阳光。
牛原在深圳所做的事,其实很多人在自己生活的城市里都可以做,做这样的事儿,不仅可以方便残障朋友,还可以提升一个城市无障碍的水平,更重要的是,让更多的残障朋友可以更方便地走出家门,融入城市,激活自己更棒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