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代表委员们带来了哪些残疾人相关提案?有哪些看点?福祉君带你一起来看看~
一
建议在全国设立推行无障碍用车标准
2024年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提交两份提案,其中一份是有关无障碍用车标准的提案。“加强无障碍出行服务工作,是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让交通运输服务更加包容、更好惠及人民群众的重要举措。”
李书福指出,国家《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施行以来,关于无障碍用车相关的车辆标准、运营模式、运价机制、补贴标准、服务标准尚处于空白期或探索期,国内出租车和网约车市场尚未配备完善无障碍出行所需产品服务,未针对特需人群提供均等化的出行解决方案。
二
建议加大残疾人创新创业支持力度
近年来,残疾人就业一直是全国两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今年也不例外。2024年的全国两会,26岁的文晓燕第二次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出现,同时提出了“支持残疾人创新创业,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的建议。
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及其教练员奖励办法,包括从就业、就学以及社会保障、荣誉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残联兼职副理事长、湖南湘雅博爱康复医院职业社会康复部副主任文晓燕接受采访时表示,湖南省也已在结合本地实际,正在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
三
重视残疾人养老特殊需求
近3000名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残联副主席、福建省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王永澄是唯一的盲人。他永远不会忘记自己2023年首次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经历的“特别时刻”——在人民大会堂用手触摸并郑重按下桌面上的投票按钮。
而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盲文版工作报告将首次亮相两会会场,王永澄又将收获别样的“履职体验”。他感叹:“全国1000多万盲人群体的所急所盼,正在被更多的人看见!”今年全国两会,王永澄准备了关于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视残疾人养老特殊需求,以及关于促进海峡两岸残疾人事业融合发展的两份建议。他表示,要把盲人兄弟姐妹的声音带到大会上,为残疾人群体多建言、多发声。
四
建议大龄孤独症群体妥善安置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辽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李紫微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往社会大众更关注小龄孤独症孩子,但长期以来缺乏对成年尤其是大龄孤独症患者的政策扶持几乎是空白。就此,今年两会,李紫微提出了关于18岁之后的大龄孤独症群体妥善安置问题的建议——对成年后的孤独症患者适当开展职业培训,提供就业机会;在职业教育方面加大投入,比如加大课程的开发、开办职业培训班、完善职业学校的办学体系等;政府部门应针对大龄孤独症患者给予政策扶持,对他们实行分类救助;针对孤独症患者设立公办或公建民营的孤独症家庭康养中心,鼓励个人团体办社会康复劳动机构等。
五
建议推进残疾人公务员定向招录工作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和谐之基。相比健全人而言,就业对于残疾人的意义更为重要和特殊,就业能有效改善残疾人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使其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带头、企业主动担当促进残疾人就业是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残疾人受教育水平逐年提高,残疾人群体中不乏高学历、高技能人才,残疾人对高质量就业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这次履职,全国人大代表王嘉鹏将继续围绕残疾人民生事业,向大会提交建议包括《关于推进残疾人公务员定向招录工作的建议》等提案。
六
建议将脊髓损伤及其并发症纳入医保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今日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聋人协会主席杨洋表示,国家推行的康复和融合教育取得巨大成效。2024年两会,杨洋提出了关于将脊髓损伤及其并发症纳入门诊特殊病医疗保障范围、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建立听力师系列职称评定专业考试系统、对普通学校听力残疾学生融合教育设置精准保障体系以及在电影院、博物馆等文化场所普及同步字幕等多个提案。
七
我国扶残助残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3月4日下午,2024年全国两会首场“委员通道”开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联理事、中国盲人协会主席李庆忠手持盲杖走上委员通道。他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残疾人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扶残助残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得益于无障碍环境的不断优化和现代科技的进步,肢体残疾人可以无障碍出行,听力残疾人可以通畅交流,视力残疾人朋友工作、学习和生活更加便利,越来越多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在各行各业中奋发有为,辛勤工作,默默奉献,以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为社会带来勇气和力量,以实际行动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