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疗和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临床医学并称为“四大医学”,它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种功能的医学学科,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残疾人或重大疾病患者,但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医疗康复市场格局将有所改变。
在发达国家,康复产业已经成为较成熟的医疗体系。但中国的康复医疗产业起步很晚,20世纪80年代初,才提出发展需求,形成预防、保健、治疗、康复为一体的医学模式,目前处于发展初期,行业发展呈现出资金投入较少、供给不足、康复机构规模较小以及配套设备落后的现状。
但值得肯定的是,我国康复医疗机构建设发展迅速。别是20世纪90年代卫生部启动医院评审工作以来,要求三甲医院应当建立康复医学科,更是有力地推动了各级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这些医疗机构与基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一起,构成了康复医疗服务的基本网络。随着国民经济的提高、健康意识的深化、医疗制度的改革,我国医疗康复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市场。预计到2023年,我国康复医疗产业有望达到千亿规模。
康复医疗器械是康复医疗必不可少的仪器
康复医疗器械是康复医疗必需的设备仪器,在康复医疗以及现代医疗事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在康复医疗中用于测评训练与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加快身体机能恢复、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的医疗器具。2014~2018年,中国的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115亿元增长至28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9%,是行业保持快速增长的细分器械领域之一,随着人们康复意识的提高以及社会老龄化加剧,对康复器械的需求也将加快释放。预计2023年我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670亿元。
国内医疗康复市场有望快速打开
由于国内康复行业发展晚,且受国民观念影响,国内康复市场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从两个方面可以看出,一是现阶段国民对医疗康复的认识度和接受度较低,二是国民人均康复花费低,康复渗透率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
据相关调查,我国接近24%居民完全不知道康复治疗,仅有26%居民对康复治疗具有正确认识。对于大众熟知的理疗疗法,也仅有3%居民经常尝试,同时62%居民从未有过尝试想法。在重治疗、轻康复的固化认知下,人们并不愿意在康复医疗端花钱。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人均康复医疗消费约为5.5美元, 远低于同年美国人均康复花费54美元的水平。
政府积极牵头,促进康复医疗行业发展
2016年3月,卫计委联合5部门印发了《关于新增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的通知》,要求2016年6月30日前,在原已纳入支付范围的医疗康复项目基础上,将“康复综合评定”等20项新增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对比原有9项,支付范围成倍扩大,将带动康复市场加速扩容。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指出,积极推广按照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医疗康复、慢性精神疾病等长期住院则按床、日付费,门诊特殊慢性病按人头付费,以尽可能减少康复医疗过程中的医疗费用。
另外,近两年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在积极推动二级医院向康复医院转型,要求所有三级医院全部建立康复医学科。在2018年,北京市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等3家公立医疗机构完成康复转型,2019年北京市中关村医院等4家医院将转型康复医疗机构,上海的5家二级综合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专项用于人才培养、设备设施采购或房屋维修改造。
中国医疗康复市场量庞大,老年人康复市场备受关注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老年人口有2.14亿,残疾人口超过8500万,慢性病患者超过5000万。另外,每年至少有1500万新生婴儿,至少有1500万需要产后康复的产妇,每年有超过4000万台骨科手术、20万多台心脏手术,还有超过1万的退役运动员以及日益增大的健身群体,如此庞大的需求必将催生康复成为巨大的产业。且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人口结构演变的主要趋势,未来失能、半失能老人将成为康复服务重点人群。
联合国人口司预测,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会在2020年达到2.5亿。其中,大约有1亿的老年人口有康复需求。而目前需要康复治疗的人群中,超过五分之四的人群无法及时接受正规的康复治疗。
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激增以及扶持政策的加码,康复器械作为提高失能者及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工具,受到市场的关注。
国内康复医疗器械行业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
虽然我国的康复医疗领域得到较快发展,但整体上仍属于新兴产业,而且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目前国内的康复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仍以低端产品为主,原因在于国内企业未掌握核心技术,也与行内企业的投入情况有一定的关系。相关数据显示,国内康复医疗器械企业的研发费用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03%、8.92%和 8.59%,而翔宇医疗则是9.71% 、8.03% 、6.02%,均不足百分之十。而相比整个医疗器械领域这些比例实属不高。科创板的上市公司心脉医疗近三年研发投入与营业收入比例的平均值为26.94%;而赛诺医疗报告期内的数据分别为45.82% 、34.17% 、31.80% 、35.26%,明显高于康复医疗器械厂商。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康复产品同质化严重且缺乏创新性。除了近年来很火爆的医疗康复机器人以外,大多数康复医疗器械厂商的主营产品仍然是传统的声疗、光疗、电疗、磁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及康复评定等,产品在智能化、科技化方面的研发不足。
另外,销售模式落后。国内的康复医疗器械厂商的商业模式大都依赖代理销售和经销商模式。这两种模式导致的直接问题是科室需求和厂商供给间,往往存在割裂现象,科室要的厂商没有做,厂商卖的科室却用不了。在与国际康复产品和机构竞争时,国内康复产品缺乏创新、行业结构分散,在技术研发、资金投入上无疑处于劣势。
康复服务的个性化特点很强,特别是一项优质的康复,由于康复人群在年龄、功能障碍程度等呈现多方面的差异,对康复器械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需求。未来,康复器械的个性化定制产品和服务将成为康复品质的核心竞争所在,这对于康复器械厂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国内部分企业正加速渗透此赛道,包括傅利叶智能、翔宇医疗、伟思医疗等等。
神经外科高值医用耗材技术性强、需求量大、国产替代空间广
国内心脑血管介入器械起步晚、步伐大,外周动脉介入看点足